石鼓區五一街道人大工委組織人大代表調研老舊小區改造工作
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梁琳報道 “小區環境提升了,群眾住著也舒心!”在伏波巷口聽取了楊家坪社區黨總支書記介紹舊改工作相關情況后,石鼓區五一街道人大代表們紛紛點頭。
老舊小區改造,既是民生工程,也是民心工程。五一街道人大工委高度關注,主動擔當、履職作為,切實加強對楊家坪社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管理工作的監督,為增進民生福祉發揮人大作用。街道人大工委組織區人大代表一行先后走進楊家坪1、2號碼頭、衡陽市三醫院家屬小區深入了解老舊小區施工管理組織情況,傾聽居民代表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意見、建議。
據了解,該項目涉及改造樓房15棟,住戶470戶,主要內容為樓頂防水、樓道路燈安裝、更換落水管道、外墻粉刷、防盜網改造、化糞池清理等,其中,污水排放系統改造已完成90%的工程量,下階段將進行樓頂防水作業。
結合現場視察和聽取匯報的情況,代表們圍繞提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管理水平,切實抓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踴躍發言,獻計獻策,認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事關民生福祉,必須高度重視,要堅持黨建引領,切實發揮街道黨工委、社區黨組織、小區黨支部的領導作用,統籌協調、設計、施工、監理及業委會等各方職責,按照老舊小區改造的工作標準、工作機制等要求有序推進。要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,充分發揮群眾主人翁作用,廣泛發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改造的項目策劃、方案討論、施工監督、長效管理等全過程,真正做到社區的事情群眾做主,改造效果是否滿意群眾說了算。要融入基層社會治理,不斷完善業主自治機制,通過居民議事機構凝聚廣大業主在小區改造各個環節中形成共識,激發小區治理新動能,不斷提升群眾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務的能力,引導群眾轉變“政府無限兜底”的觀念。要強化全過程監督,持續完善居民接待室、居民監督隊協調監督機制,建立長效監督機制,同時引入政府部門、第三方質檢機構等專業監督力量,監督范圍貫穿設計、建設、驗收及后續使用全環節。